10月7日至8日,新德里和新加坡,路透社连发两条稿子,说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商已经明确要求,印度的国有炼油厂用人民币付油款。业内消息补充,印度石油公司已经用人民币完成了两到三船俄罗斯原油的结算。这事对外没敲锣打鼓,但对账和放款都在走。因为这个变化,德里盯了很久的“卢比买油”方案,等于被按下了暂停键。
具体怎么操作?消息说,仍按美元标价,好对齐欧盟对俄油的价格上限要求,然后在支付环节直接用等值人民币打款。这样做,绕开了过去在美元或迪拉姆之间来回换的折损。人民币和卢布在莫斯科有直接交易对,银行能对得上账。钱能顺利换回卢布,对俄企才是关键。
这不是面子问题,是把油买到手、把钱变成可用采购力的问题。俄方要的不是账面上的数字,而是能用得出去的货币。印度这边要的,是油不停、价钱合算、合规可交割。两头一权衡,就成了现在的安排。
回头印度其实早尝过人民币结算。2023年,国企因为边境紧张情绪,暂停过人民币通道,但几家私营炼厂一直在用。国企这回又悄悄恢复了。一个现实原因是,迪拉姆通道近来合规压力大,银行更谨慎;另一个原因是,俄方去美元化的力度加大,人民币通道更稳定。
谁的钱好花,市场自然会投票。结算不是口号,得看清算通不通、对手银行接不接、汇率稳不稳。对交易员来说,少一步换汇、少一笔手续费,风险也跟着少。所以结果就落在了人民币上。
印度这几年一直推卢比走出去,开了不少“特别卢比账户”,希望俄方拿卢比多买印度货。问题是,卢比受资本管制,能买的品类有限,规模也不大。结果,俄方积了一堆用不掉的卢比,账上躺着,值不值钱还要看汇率。同样情形多了,俄方自然不愿再收。
这回合掰手腕,卢比没占到便宜,根子在可兑换和可花性。你给对方的钱,对方能不能立刻去全球买设备、买零件、还外债,决定了钱值不值。换句话说,能花出去的货币,才是硬通货。
对俄罗斯来说,这也是被逼出来的“最顺手方案”。西方制裁把美元、欧元渠道切得七零八落。2024年6月13日,美国制裁后,莫斯科交易所暂停了美元和欧元交易,市场被迫转向“友好货币”。从那以后,人民币成了俄市里最活跃的外汇之一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走人民币通道,是条现成的路。中俄之间有本币清算安排,CIPS能跑,银行熟悉流程,合规风控也有参照。同样重要的是,结算后拿着人民币,俄企能去中国直接买设备和零部件,这比拿着用不掉的卢比要强。
对印度而言,算账更直白。俄油有折扣,日均进口常年在百万桶以上,能压住炼厂成本,也能稳住国内油价和通胀。换个支付货币不影响到岸油流,丢掉折扣才是大事。德里在“卢比面子”和“能源里子”之间,这次挑了后者。
印度也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国企先试人民币,私营继续多手准备,迪拉姆、人民币、甚至第三地金融安排并行。谁的通道顺、谁的费率低,就多走谁。这是典型的买方市场打法。
这单对人民币来说,是在大宗商品领域多压了一块砖。近两年,拉美、中东、东南亚都有企业用人民币结算一部分货物。央行之间的本币互换也在扩容,清算网络越织越细。不是一夜之间改天换地,是一笔一笔把路走熟。
也别把话说满。美元还是全球结算的底盘,短期内没人能替。人民币更多是在特定场景、特定交易里,给到一个可行的选项。只要通道稳、交易对手信得过,用的人就会慢慢多一点。
夜里,古吉拉特邦贾姆纳加尔的码头上,油轮靠着栈桥,输油臂顺着管线把油送进储罐;值班员戴着安全帽盯着仪表,几公里外,炼厂财务在办公室里核对一份人民币付款回执,打印机吐出白纸,盖章声“啪”地一响。下一船油,会是哪家炼厂继续用人民币付清?
在线炒股配资,日照股票配资,股市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